內專考試攻略之二:內專筆試

考前被老師問到First Choice有沒有寫完,我有點心虛...

其實準備過程我完全沒有看First Choice,住院醫師第一年跟著同事團購,教材不出二階醫師國考太遠,只把題目換掉,但是考古題有錯回去找內容又找不到解答,是一個解離的狀態。

( 也許可以出個Second Choice )

我很幸運,在奇美內科有熱心的學長姐、老師會幫我們上內專複習班,我們主要上過四大科(心臟/胸腔/腸胃/腎臟)、感染科、風濕免疫科、血液科、腫瘤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神經內科、精神科、皮膚科找不到老師作罷。

我的準備方式是:內專複習班、考古題近五年、小麻重點flow chart記憶;

若平時沒有念小麻、Harrison's的習慣,考前要啃讀海量的知識有點強人所難,而且光前面CV章節就不少,一頁一頁細讀會消耗許多時間,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有上內專複習班就知道原因...感謝榮彰學長)

考題的題數分配如下:

  • 第一堂:心臟(22)、胸腔(22)、腸胃(22)、腎臟(22)、考古(12)
  • 第二堂:感染(19)、內分泌+新代(20)、風濕+免疫(20)、血液+腫瘤(20)、神內(7)、精神(7)、皮膚(7)




作者:張庭嘉

因為家裡有二小的關係,運用時間唸書就變得無比重要,白天上班都在忙,晚上回家要陪孩子、做家事,考前二個月我是完全碰不到書的狀態。

蛤,你說回家就把門關起來唸書甚麼都不要管?你的另一半願意嗎?(她上班也很累)你的孩子願意嗎?(我們家兩隻一回家會一直衝上前跟我求抱抱、分享事情、爸爸爸爸爸爸...)

對不起,離題了。

妥善利用瑣碎的片段、完整的時間非常重要,對考前無法放溫書假的考生來說更是如此,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是會致命的。

好險奇美內科考前有放約半個月的溫書假,讓我可以專心衝刺備考;早上溫馨送完孩子們上學,騎個飛輪半小時,然後開始充實的一天;

太太又佛心讓我可以晚上在醫院唸書,21點再回家收拾殘局(洗碗、摺衣服、幫孩子洗澡、趕孩子上床...)。

先講大家都是內科人,專長都是唸書背東西,一路過關斬將來的,考試技巧自然不在話下;自一O七年開始又是新的題庫,難度提升,一旦你該得分沒得分,差距就顯示出來。

上完內專複習班,腸胃科、感染科、血液科、腫瘤科、新代/內分泌科基本可以全拿,一看到題目就寫答案,第二份考卷可以說是得分之要。

其實腎臟科的題目也頗短,如果熟習重點也可以快答,不過難度不會簡單就是了。

近年筆試及格率都有九成:


  • 103年,249人參加筆試(24人不及格) ( 90 .36%)
  • 105年,250人參加筆試(35人不及格) (86.00%)
  • 106年,294人參加筆試(29人不及格) ( 91 .50%)


認識的同屆裡面還是有人滑鐵盧,所以不要大意。

考試範圍

歷年考古題官方網站上都有(參考內專甄審 ),用手機可以很方便遮住答案欄模擬考;

要把歷屆考題作成答案空白的檔案印出來寫也可以,最好可以拿到前人的檔案(感謝峻愷學長提供),節省許多時間。

每個人底子不同,擅長的科目知識也相去甚遠,考古題可以幫你鎖定出題官認為重要的章節,甚至很多根本是flow chart出來的,換湯不換藥。

膽酸合成近五年每年都出一題,有唸就得分(感謝宿鴻學長);

SIADH也是有上內專複習班,臨場一秒就答題畫卡(感謝翼寧學姊)...

感染科我就考前看整理好的法定傳染病表格(感謝宏睿學長);

風免科就記RA生物製劑的target和anti-CCP,看到anti-U1-RNP、腳跟痛都可以秒答(感謝昭宇學長);

新代/內分泌就看小麻、MEN、MTC、嗜鉻細胞瘤、Cushing syndrome、hyperaldosteronism... (感謝乃誠醫師)

看到這裡就發現,若醫院沒有安排內專複習班是很吃虧的;

因為學長姐、主治醫師會了解當科的重點,可以從比較高且正確的角度來解析,血腫科的健保新藥也只有當科最知道,哪些不太可能考就不用特意去背了... (感謝雨萱醫師、鴻昌醫師)

節省下整理重點的時間,了解各科解題密技,直接拿了現成資料重點就啃,你可以把心力用在刀口上( 不然會心力交瘁 )。

考古題詳解可以縮短其中的不足,不過寫詳解的人跟你一樣是R3,其實有些題目根本不會解,甚至某些詳解根本是錯的,記憶錯誤的觀念到考場,下場也很淒涼.. .

我們這屆是有各人分配範圍整理出一O七年的考古題詳解,供自家人服用,若科內人數夠多也可以合作試試看(方便練習後錯誤檢討)。

歷屆考古題會建議同一年作兩次,第一遍看實力,第二遍看自己檢討完是否可答對八成以上(像我沒記清楚還是會再選錯);

練習過程有些題目是猜對的,但你忘了去查看,第二次再寫若猜錯,你才會發現原來這個題目我當初不確定...

而且答題裡面有一個重點,複選式的單選題會問以下何者是「對的」、下列何者是「錯的」,答到後來會精神錯亂、傻傻分不清楚,我自己不小心答到空集合的機會還是有,甚至兩次都被騙... (你就知道自己的盲點) (考題很賤會幫你準備空集合)

發現歷年考題練習下來,胸腔科莫名丟失很多分數,才讓我回頭是細讀各個小麻章節重點,再加上複習班補強,後來就可以全拿(感謝舒帆學長)。

最後把一O七年(去年)的考題當作考前實戰練習,第二遍我兩份都可以達到99分,心裡便踏實。




考試時間

內專筆試總共200題,分為二場,每場100分鐘,也就是說每題只有一分鐘,還要算進畫卡,時間非常緊湊,答題稍微慢些後面就會寫不完。

練習的時後要計時,最好一次考一百題,避免分科慢慢寫(與實際情況相背),另外要紀錄自己寫完剩下的時間(預估自己臨場答題速度);

通常第一份會來不及寫完,尤其CV部分不知道讀題要點會花很多時間在看文字,如果又需要推敲,時間是不會等你的。

編按:內專筆試第一堂(08:30-10:10)和第二堂(11:00-12:40)

另外,試著回憶一下,通常考筆試的這個時段,你人是清醒的嗎?適合接力閱讀200題
嗎?或者昏昏欲睡、頭昏腦脹...

考前溫書時調整時差就很重要,把自己最佳精神狀態調整到上午這重要的4個小時裡;

盡量安排在這個精華時段模擬寫考題,然後下午再對個答案、放鬆檢討錯誤細節,讓身體習慣讀題不會疲倦、答題速度穩定。

補充一點:現場監考人員會報時,不過只會報時兩次,最後一次報時就是只剩十分鐘;

(現場也有考生主動要求監考官每30分鐘報時一次)

考場也會有時鐘,但掛在後方,考試當下不方便轉頭算時間,最好自己戴支錶。

記住!第一份考卷切記「你肯定寫不完」,不要誤以為考古題做完還剩十幾分就誤以為來得及,考古題或多或少因為前人經驗的關係,你會有印象、似曾相似... (之前解題過、前人因為考古題特意提醒過),再加上漏算畫卡時間,時間會非常非常緊湊。

心臟科的題目又臭又長(速讀的方法複習班會教),你還要推敲半天,老早就超時了。

有人是倒過來寫,考古題一定先寫(不拿分太浪費),腎臟科題目短,會就會、不會就放棄,也是好方法。

我最後畫卡手都在顫抖...一看時間不夠沒關係,不要緊張,馬上捨棄讀題先劃卡CCCCC...再回來讀題改答案,看到無法秒答的題目、太長的題目就跳過、監考官說時間到檢查左上角名字號碼時再補刀一題...結束。

第二份考卷會相對順利,剩下時間也會較多,寫完可以檢查一下,我還是救回一題奸詐的「空集合」題。

住宿地點

考試當天是週六,我建議週五晚上先在台北過夜,下午可以先去認識考場和路線(非台大住院醫師),隔天再從容赴考。(參考內專考試攻略之一:內專口試 )


簡約單人房圖一

簡約單人房圖二


怕自己睡過頭遲到,選擇距離考場較近的天成飯店,飯店/旅館要提前一個月訂房免得向隅(畢竟全台灣的內科資深住院醫師們都跑來台北考試);

因為自己腸躁症的體質,也不敢亂吃冰品、生食...

隔天飯店早餐就吃個五分飽。

結語

難度是有,九成會過,記得戴手錶。

後記

感謝銳溢學長:引導我開始寫部落格的習慣,我唸書後有些心得都整理起來,大多是自己方便複習(沒空每天發文),藉此加深印象,像我考前整理的RA關節外症狀和APS等都有考出來,都是意外的收穫。(參見你不知道的事:自體免疫多腺體症候群(APS) )

複習班老師、學長姐們無償幫大家上課,記得集資買個課堂飲料給老師們解渴。

不要肖想筆試後申覆補血,口試結束後網路的筆試題目到12月中才會公佈,根本求助無門!

2020/06/10因有學弟妹提問,已致電學會確認:筆試後只有很短時間申請「覆查」 (確認是否讀卡錯誤),並無逐題爭分申覆的機制( 你連題目答案都沒有要怎麼爭分 )。口試則沒得覆查,沒過就是沒過。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傻傻分不清楚:VPC還是APC?

TCP怎麼用?經皮體外心臟節律器

最重要的小事:氣切套管 (Tracheostomy Tube)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