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結核分枝桿菌特輯之一:Runyon分類

一般培養出非結核分枝桿菌 (NTM),

雖然與結核桿菌名出同門,

臨床上常常直接忽略它,畢竟其存在自然環境中,大多又不會致病、不礙事。


要確診NTM的感染,必須先留意病人是否具免疫力低下 (正常免疫的人不易被感染),

接下來還要注意符合診斷標準,才會進一步考慮到治療。

如果只是單純的移生 (colonization),就沒有治療的必要,

畢竟NTM的治療比肺結核更長,甚至長達一年半以上,

肯定要引起疾病,才值得我們投予藥物。




單純疑似NTM的肺部感染,並不建議投予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作者:張庭嘉


曾經有碰到Acid-fast stain陽性,接著很快收到TB culture的先行報告的經驗嗎?

這時候,感染科醫師通常會搖搖頭,

未看先猜是長NTM。


肺結核桿菌是一種生長緩慢的細菌,

通常培養出結果也要耗個4-8週,非常曠日廢時,

因而發展出一些快速的檢驗,(參考 肺結核感染的診斷)

但仍然無法取代培養本身的地位。


而NTM中有一大類為生長快速的分枝桿菌,

七天內就能形成菌落,也因此會提前得到報告。



Runyon分類

依1950年提出Runyon分類,以產色性、生長速度、菌落特徵區別,

分為四大群。


以M. kansasii為代表可能致病的第一大群,菌落照光後呈黃色,

其中也包括魚結核 (M. marinum)、M. simiae、M. asiaticum。


以M. scrofulaceum代表的第二大群,菌落沒照光就是黃色。


以鼎鼎大名MAC為代表的第三大群,經過光照菌落顏色不改變。


第四大群則是生長迅速的分枝桿菌,成員有M. fortuitum、M. abscessus、M. chelonae。


國外的資料顯示,最常見培養出的為MAC,

但地域不同下,台灣有一些報告顯示是第二群較多、有些是第四群為多,MAC次之。


治療上一般痰檢轉陰性後還得再持續藥物一年以上,

不推經驗性抗生素,藥物的選擇參考自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

生長緩慢的前三大群組合較接近、

生長快速的第四大群治療反而比較困難,難治者也可考慮搭配手術切除。


考題 C




參考資料

陳佩君 (2013)。非結核分枝桿菌。防癆雜誌,夏季號。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傻傻分不清楚:VPC還是APC?

TCP怎麼用?經皮體外心臟節律器

最重要的小事:氣切套管 (Tracheostomy Tube)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