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住著趕不走的怪物
從洪仲清心理師那裡接觸到這本書,就從圖書館借回來看,
作者的經歷非常引人深入,我拿到書的當天邊倚著機車座,邊翻看了大半,
久久不能自己...
然後,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再去接兒子下課。
我很幸福,但我也無法自稱來自一個正常的家庭,
甚至我認為,要擁有一個完全「正常」的原生家庭並不容易,
曾經開玩笑地說,我跟我太太如果不是以這麼轟轟烈烈地方式在一起,
如果她再深入瞭解一點,她可能會對我的原生家庭有所猶豫。
作者:張庭嘉
毒親
日本「毒親」這樣名詞,意指對家庭帶來不好影響的家人,
包括沉迷菸酒、寄情宗教與政治狂熱,及挾帶「我是為你好」光環的情緒勒索,
各種以「家人」之姿行撕裂家庭行為的人,
都可以說是「毒親」。
作者菊池真理子即成長在一個「毒親」的家庭中,
父親長年酗酒、母親沉迷宗教,衍生出來的問題,影響著她和妹妹的一生,
讓她忿忿不平、矛盾煎熬,
使她妹妹強裝開朗、內心空虛受傷。
「對妳們兩個而言,爸爸是甚麼樣的人呢?」
「不管求他甚麼...
都不會幫我們實現的人。」在父親過世後,真理子的妹妹如是說道。
我建議看完內容以後,可以再回頭來看導讀。
我們的社會普遍不接受我們批判父母,大多人主張「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父母應當都是求好心切,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孩子評論父母的不是、無法諒解父母的作為...
是一種殘酷的表現,
會被人貼上不孝、忘本、不知感恩的標籤。
總是會有好事者,以捍衛傳統道德自居,或者以自己也在扮演著父母的角色,
自以為比受虐者更清楚狀況地發表高見,
要受虐者原諒、要受虐者感恩...
這種人還會幫腔,甚至檢討、責怪受害者,
反正檢討受害者付出的成本小,好處比較多,
如同書中的「親朋好友」們,他們是把受虐者關在牢籠的幫兇,
以正義之名,站在不容質疑的道德高點,在別人家裡伸張著他們的自我價值。
當父母的人也還沒長大
許多個案經歷來看,天下也許真的有「不是的」父母,
他們的作為失控,並不適合擔當父母的責任和角色,
但他們卻也以主動或被動的方式,
被迫成為了別人的父母。
蘇益賢心理師提到,他深信沒有任何人想成為不是的父母,
大家都不願意去傷害孩子,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學會成為一個好的父母。
因為還有一個更根本的任務他們尚未達到,
那就是:
學習成為一個大人。
在心智上成熟而獨立,能自我照顧、有自我覺察,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大人。
貫穿整本書的疑問是:
爸爸到底為什麼要一直喝酒?
其實書中主角的父母都面臨著生活的壓力,他們不是「不努力」,
只是選擇了不適當的方法努力著;
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
還沒找到照顧自己與處理壓力的有效方法,
然後孩子出生,壓力變得山大,受困在壓力中的父母,
已自身難保,沒有多餘心力能夠去關注和滿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需求不被看見、被忽略,這些孩子長大之後,
也很有可能變成一位「忽略自己需求」的大人,
可能對自己無感、不相信自己的感覺,
反而使自己反覆陷入某些不好的境地之中。
2020年真人電影預告如下
後記
在生育率下降的現代,造成人口老化的原因引起廣泛討論,
少子化是一個社會問題,而不是單一個人類個體應該是一肩扛起的責任,
試問一般的家庭,足夠養育幾個孩子?
難道單一家庭多生幾個孩子就算是對社會有所貢獻嗎?
我一直覺得,
要分裂一對溝通不良夫妻最有效的方式,
就是鼓勵他們多生孩子。
經歷過育兒的低潮過程,有時夫妻之間根本連溝通的時間都沒有,
一天可能只能講上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或者只是單方面地怪罪,
原本就脆弱的關係,根本兵敗如山倒,擋都擋不住。
很多的沮喪、挫折、難過的情緒,
都是先往肚子裡吞,慢慢消化,
甚至要在雙方沒有溝通的狀態下自我療癒。
許多的時刻,我覺得自己都在懸崖峭壁邊緣,
一步踏錯,我可能如今就已不在人世,
回想起來總是心有餘悸。
有一段時間,也曾以作神隊友為榮譽,
後來反而覺得神隊友有貶意,
我根本就是主力部隊,不是甚麼神隊友,
當你深陷其中參與進去,你才知道這個坑有多深,
也才發現,只是好行小惠,供人喘息,
心內卻完全不想管孩子的事情,根本就連「隊友」都稱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