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是一個休息的地方

我過去曾向同事打趣說:

『當你發現家不再是一個休息的地方,就代表你長大了。

因為育兒的前幾年,回家除了無法補工作的進度,連休息也做不到;

從一下班的晚餐開始忙碌,除了引導孩子吃飯、陪玩,剩下就是不停地做家務,而且還做不完;

一路忙到上床睡覺掛點,沒有半刻消停過。

所以我抑鬱寡歡,覺得暗無天日,甚至有點期待白天上班可以掌握運用自己的時間,中間空檔還能喘息。

作者:張庭嘉

一直到我發現,自己不知變通,太認真去執行可以完成的家務,想把甚麼事都做好做完,結果累癱了自己,心理也生病;

哥哥大學給特殊兒童帶營隊,也分享過他的觀察,家長一放下孩子之後,就是躲在旁邊拼命劃手機,不論是工作或娛樂,這都是他們獲得解放救贖的寶貴時光。

其實,誰沒想偷懶過?




偷懶的行為

起初小孩剛來報到,父母都會忙得不可開交,時刻緊迫盯人,撐著一雙睡眼,不停重複著幹同樣的活兒;

好似競賽誰比較辛苦,沒有人敢主動提要去休息,反倒勸別人去休息,倘若你真的好傻好天真去躺下,或者做一些不相干的雜事,不被白眼才怪...

弄得大家緊張兮兮,下班回家像是在作第二份工作一樣,絲毫不敢殆慢,但這樣燃燒生命的行為不會持續太久...

很快就會出現「偷懶」的行為,邊做家事邊拿出手機在劃、邊看劇,看得出神;

孩子哭鬧時無視跑去躲起來也不再是任何一方的特權;

甚至家務可以推託的就推給對方,給自己爭取偷閒的時間,頻繁地離開現場...

不要誤會!我並不是在批評這樣的行徑,這是自然的保護機制,讓人免於很快耗竭,反而是這樣的發現拯救了我,讓我調整自己的做法。

原來家務不必要每日按時完成,碗筷慢點洗也可以,等大家吃完宵夜水果點心再一起洗,或者明天早上爬起來再洗...

摺衣服也不用一次摺完,邊看電視邊做,做到一半有別的事可以擱著,想起來再回來摺;

陪孩子玩也不必每次都要設想教育意義,可能當下就只想跟孩子「胡鬧」,並不特別有甚麼目的;

另外一半可以躲起來,但你需要時還是能喊他出來,請求他的協助。

給自己一些彈性,空下一點時間,照顧自己,可以電話上找人聊天、聽音樂、翻開一本書來讀。

適時放過自己,呵護自己的心靈,日子過得下去,家庭生活也變得和諧。

回家想要放鬆

兒子大了上學去,每天放學回來,就得盯他完成家庭作業,準備考試;

任何可能延宕進度的事物都要避免,所以他不能碰玩具、不准看電視、玩手機或平板更是罪大惡極;

跟同輩分不同背景的朋友聊成長歷程,小學升上國高中不意外都是各人最壓抑、最不快樂的時光。

身為「學生」,一早出門上學到下午,然後去補習,接著回家備考,日以繼夜地奮鬥,爭取更好的考試分數和排名。

如果說學生是個職業,學生所付出的工時其實不亞於成年人;

成人白天工作都偶爾可以放風偷閒,學生按表操課卻不見得能自主去休息;

甚至成人下班就想休息,就想劃手機,就想攤在沙發上看電視,卻要求孩子繼續坐在書桌前「工作」,直到睡覺為止。

「你得把你份內的事做好!學生的本分就是唸書。」

「連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無法專心做好,你真是太懶散了。」

世代交替,這樣的痛苦也傳承下來,傳給我們的孩子。

兒子會期待週末的到來,至少功課已經完成,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放鬆放空,給自己充電。

我的原則很簡單:

大人有得玩,那一定要讓孩子也有機會玩。

列出一些既定該完成的事情:作業、吃飯、洗澡、吃宵夜水果、刷牙,跟兒子約定在時間之內完成,他就可以拿剩下的時間來「放鬆」。

一開始沒法專心一致達成目標會有挫折感,兒子哭著跟我抱怨:爸爸,我以後都玩不到了。

我會跟他說:今天你中間跑去跟妹妹看電視分心,洗澡玩水太久,所以來不及在時間內完成,明天你把握時間,可能就可以做得到。

經過不短的「陣痛期」,兒子已經可以妥善安排放學時間,把容易的作業在學校完成,困難的帶回來跟爸媽討論,制訂計劃並且達成。




我們是不是都打從心裡認為「忍耐是好事」呢?

如果一味追求忍耐,就會變成壓抑,一如在第二章所說的─孩子們在學校之所以能好好上課,是因為有下課時間、午休及放學後的空檔,能和朋友一起打鬧、紓解身心。

對孩子們而言,家若是一個「能放鬆的場所」,就能在家中蓄積「能量」,也才能每天開朗地上學;

相反的,若在家中一直被父母管教

「認真一點」

「規矩好一點」

「不要這麼懶散」,

就必須繃緊神經,難免身心俱疲。

家,必須是孩子們「能安心放鬆的場所」,他們才能精神飽滿地外出;

大人也一樣,正因為在家裡身心能獲得休息,才能更致力於工作上。

岡本茂樹(2017):《教出殺人犯》。光現出版。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傻傻分不清楚:VPC還是APC?

TCP怎麼用?經皮體外心臟節律器

最重要的小事:氣切套管 (Tracheostomy Tube)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