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亞門為何會自殺未遂?

面對孩子冷不防的說話,要急中生智,你不能當下不回答(擱置);但也不能隨便亂答(敷衍)。

我遇過比較棘手的是:

孩子的朋友也在場,人家控訴孩子弄壞他的玩具,而孩子也當場否認;

孩子回家抱怨隔壁班同學一直在放學時間頻繁找他,被出拳尻頭,已尋求老師們協助,但對方被罰站完後仍然再犯;

試問:單兵該如何處理?

我當下習慣會同理他的感受:被指控弄壞人家東西心裡一定不舒服罷、被這樣打頭應該很難過罷...

但也發現要澄清事實經過,孩子表達的內容不見得「正確」(可能是他自己的視角)、也不完整(可能隱藏對自己不利的部分)。

我起先都假設他是「實話實說」,甚至會當作求救訊號,搞得我警鈴大作急跳腳;

但當我和太太齊心面對幾次這樣的情境時,我傾向採取保留態度,會認為內容真假參半,也不要太快同理他的情緒。


  • 亮次:「媽媽,我不要跳舞了!」
  • 媽媽:「為什麼?」
  • 亮次:「因為同學笑我像女生。」
  • 媽媽:「傻孩子,那有甚麼好丟臉的?笑你的同學才奇怪,像那些不懂藝術的傢伙不用理他,知道了嗎?好了!打起精神來,笑一個。」


聽到母親這麼說,原本垂頭喪氣的宮本只好勉強裝出笑容,因為「面帶笑容」是母親的教養原則之一,而面帶微笑最後卻成了他折磨自己、繭居在家,甚至鑽牛角尖到自殺未遂的根源。

如果你是母親(或父親),聽到亮次這麼說,會怎麼回答?




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每個學生都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答案」。

他們想像未來若自己的孩子遇到罷凌而和亮次說了一樣的話時,身為父母的自己應該如何回應,並努力思考著答案。

有位男同學寫道:「如果你不想跳舞,放棄也沒關係,就照你的意思做就好!」這個答案乍看之下似乎善解人意;

但是,亮次真的是想要尋求母親的認同,好讓自己放棄跳舞嗎?

有位女同學的回答是:「可是媽媽好喜歡亮次跳舞的樣子,雖然現在心裡想放棄,但是媽媽希望你能繼續下去!」這個回答表達了父母希望他繼續學習舞蹈的期望;

然而,聽到這句話,亮次應該只能默默答應罷。




這時候思考的重點,應該擺在亮次這時候「希望母親怎麼做」。

他之所以說「不想跳舞了」,是由於「被同學嘲笑像女生」。

小孩子並不擅長直接用言語表達心情,因此,大人必須試圖去解讀孩子言語背後所隱藏的訊息。

亮次的話語中充滿了被同學霸凌後悲傷、痛苦、難過的心情。

小孩能向父母說出被霸凌的事情,其實需要相當大的勇氣,這是他們發出的求救訊號,正因如此,若父母回答的是鼓勵或建議等「大道理」時,反而會讓孩子關上心房。

父母其實只要做到接受亮次的負面情緒就足夠,若能如此,亮次或許就不必在隨後的青春期面臨如此龐大的痛苦了。

不過,雖然我說「沒有正確答案」,但其實有「我自認為的正確答案」。

當我向父母吐露被霸凌的事情時,「希望父母會這麼對我說」就是我認為的解答。

對學生們來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正確答案也無妨,我的正確答案會寫在本書最後的〈結語〉,在那之前,希望各位讀者也能思考看看「該如何對孩子說」。

岡本茂樹(2017):《教出殺人犯》。光現出版。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傻傻分不清楚:VPC還是APC?

TCP怎麼用?經皮體外心臟節律器

最重要的小事:氣切套管 (Tracheostomy Tube)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