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梭菌 (CDI) 治療:不用追蹤糞便毒素嗎?
根據2017年IDSA指引內容,困難梭菌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註1) 的感染需盡早停用抗生素、開始口服抗生素、腹瀉的症狀治療以及接觸病人前後濕洗手 (酒精消毒對困難梭菌無效); 臨床上找不到其他可能原因,即便診斷的檢查報告未出,也可先開始投藥 (經驗性治療)。 作者:張庭嘉 困難梭菌的感染依嚴重度可分 [1]: 非猛爆性:輕微者 (non-severe)及嚴重者 (severe),後者WBC可能超過15000 /mL或血清Creatinine大於1.5 mg/dL 猛爆性腸炎:休克、腸阻塞、巨結腸症 抗生素治療選擇 因過去使用的口服 Metronidazole以及Vancomycin皆為抑菌型,新的指引建議使用Fidaxomicin可以有較低的復發率 (雖然比較貴...)。[2] 使用的劑量分別如下: Vancomycin 125 mg 每天4次 (QID or Q6H) x 10天 Fidaxomicin 200 mg 每天2次 (BID or Q12H) x 10天 Metronidazole 500 mg 每天3次 x 10天 Metronidazole應留待無前二者的情況下才用,在年長者或發炎性腸疾病者要避免使用。[3] 如給予Vancomycin 3-5天後症狀仍無改善,也可考慮加上Fidaxomicin合併使用,雖然一般建議療程為10天,但視各人症狀改善情況可延長,有些甚至延長多一週。 不必再追蹤糞便? 一般困難梭菌感染的診斷,仰賴腸胃症狀和危險因子存在 (年長、近期使用抗生素、住院中、移植病人、發炎性腸道疾病); 加上檢驗糞便中EIA (註2)來確認,如結果皆為陽性,則診斷就很肯定了,倘若模稜兩可,就可以再加驗NAAT再確認 (敏感度較高)。 GDH為困難梭菌所製造的酵素,被檢測到不代表有感染,因其無法區分該菌株是否有產生毒素 (toxin)。 大多的困難梭菌皆會分泌Toxin A及Toxin B,少數僅分泌後者,不過目前無出現只有Toxin A的菌株報告,同時測二種toxin敏感度較僅測一種高 (Sp ~99% Se 75%)。(註3) 診斷一般不需加上影像學,除非需評估是否有toxic megacolon的情況; 大腸鏡亦留待病人症狀不典型者 (僅有腸阻塞或腸炎但無拉肚子)用來確認診斷,是否見到典型的偽膜性大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