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爸媽正在忙

圖片
有的父母認為: 嚴謹的「陪伴」小小孩包含餵食、穿脫衣服、教育、協助大小便。 舉凡單純的陪玩、天馬行空聊天,甚至僅出一雙眼睛在側關注著孩子,稱不上昰陪伴; 好一點的覺得你在摸魚,差一點的認為你在浪費時間、「你在幹甚麼?」。 於是刻意省略無意義的活動,只進行有意義的「陪伴」。 作者:張庭嘉 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做家務,煮飯、收拾桌子、擦餐桌、擺碗筷裝飯、洗淨碗筷、收衣服晾衣服洗衣服摺衣服... 再有一些空檔,可以趕工作上的進度,或者划3C看網頁看劇、電話聊天搞人際,抒發忙碌一整天下來的情緒垃圾。 實際上跟孩子互動對話的次數是0。 會忽略孩子無來由的發問,埋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孩子鬧騰得厲害,才抬頭怒吼喝止。 父母也是人,當然要照顧自己,想要騰出心力去照顧孩子,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想把時間分配給「有意義」的事情上。 要小心的是,我們很容易因為工作忙碌就認為「父母正在忙,小孩理所當然要忍耐」。 小孩知道父母忙於工作,就會察言觀色,自動當個「好孩子」。 心裡雖然很想要父母的關愛,但是為了要當「好孩子」,只能忍耐,也不能把心裡的想法說出口。 如此一來,父母也會以為:「既然他都沒有抱怨,應該沒關係吧?」 於是,小孩就更理所當然的要忍耐。 這個狀態表面上看起來很穩定,其實是把問題往後延,孩子的內心深處經常感到寂寞,而且會累積成壓力,總有一天一定會引爆。 他們其實很想對父母大喊: 「多觀心我一點!」 「多愛我一點!」 要回應小孩的心意,「有時間」並不是必要條件; 反過來說,也有一些父母是時間很多,卻不善於告訴孩子自己的心意。 即使只有一句「你是爸媽的寶貝」,偶爾抱抱他們,這樣就能讓孩子獲得勇敢做自己的能量。 岡本茂樹(2017):《教出殺人犯》。光現出版。

N95算甚麼,N99才厲害!

圖片
舉凡市面上可見的呼吸防護面具 (Air-Purifying Respirators)是透過過濾、濾毒筒、濾毒罐等手段去排除氣體、懸浮微粒。 根據所處的環境 (尤其是職場),選擇適當的防護面具,這些裝備通常無法供氧,所以在缺乏氧氣的環境或者使用者有性命危及時使用反而不妥。 過濾式的口罩 (非指紗布口罩、一般醫用口罩) 可以用來隔絕塵埃、飛沫和煙霧,不過對手是氣體的話口罩就拿它沒轍。 大家過去所熟知的N95口罩是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NIOSH)所核准最「菜」的口罩。 作者:張庭嘉 NIOSH核可的防護口罩,共有N、R、P等共七個等級 (N95、N99、N100、R95、P95、P99、P100); 英文字母主要是根據其對 油性懸浮微粒 的阻隔效果,數字則是代表過濾的效率; 大家可以注意到,最低的過濾效率就是95 (%),也就是有100顆懸浮微粒,經過口罩後的只剩5顆 (95顆都被擋掉了)。 編按:N代表 Not resistant to oil;R代表部分阻隔;P系列就代表強力阻隔油性微粒 編按:有些產品以油霧、鹽霧來區分油性、非油性懸浮顆粒 常見的國際認證防護等級 甚麼是油性懸浮微粒 比如炒菜的油煙的就油性顆粒物,N系列的口罩對油性顆粒就沒有效果; 典型的油性顆粒物有: 油煙、油霧、瀝青煙、焦爐煙、柴油機尾氣中的顆粒物 等。 一般咳嗽產生的飛沫、病菌的顆粒、空汙的微粒粉塵就不是油性的。 標準NIOSH許可生產的口罩產品,上面應該印有其製造商和NIOSH的字樣。 N95可以擋PM2.5嗎 小於或等於10微米的懸浮顆粒稱為PM 10 ;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顆粒稱為PM 2.5 ,是用來判斷空氣品質指標 (AQI)的六個項目中的兩個。 舉凡廟宇中拜拜的香、嘴裡抽的菸、汽機車的廢氣、海風、廚房炒菜的油煙,或者在一些作業環境像是電銲燻煙、金屬鍛造、燃煤發電等都含有人造的PM2.5。 PM2.5為非油性懸浮顆粒,理論上使用N95可以擋95%、N99可以擋99%,一般被人詬病的是戴起來密不透風、價格也貴,也是市面上防霾口罩主打的優勢。 編按:空氣品質指標 (AQI)測量的污染項目包含六種,分別是臭氧(O 3 )、細懸浮微粒(PM 2.5 )、懸浮微粒(PM ...

新冠肺炎來了之二:你需要被隔離嗎?

圖片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展開呼吸道疾病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 個案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部X光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 2020年1月9日接獲中國大陸通知,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已完成病毒全長基因定序,電子顯微鏡下亦呈典型冠狀病毒型態,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CoV)為一群有外套膜之RNA病毒,外表為圓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 編按:COVID-19 =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為何稱新冠病毒 因其非原已知六種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初判基因序列與蝙蝠的冠狀病毒、SARS-CoV非常相似。( 87%相似 ) SARS的動物宿主是果子狸、蝙蝠;MERS則是駱駝。 致死率SARS約一成 (9.5%),MERS是三成 (36%),分別被列為第一類、第五類法定傳染疾病。 新冠病毒的致死率目前無法完整得知,一月底前初估為2.2%。 SARS潛伏期約一週 (2-7天) (最長10天),發病前不具傳染力,發病後10天內為可傳染期; 新冠病毒跟MERS雷同,潛伏期約兩週 (2-10天) (最長14天),可傳染期則是未知。 (MERS患者只要體液或分泌物仍可分離出病毒就仍具傳染力) 流行病學條件修改 臨床條件:(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1) 發燒 (≥38℃及急性呼吸道感染) (2) 臨床、放射線診斷或病理學上顯示有肺炎 檢驗條件:(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1) 臨床檢體 (如咽喉擦拭液、痰液或下呼吸道抽取液等) 分離並鑑定出新型冠狀病毒 (2) 臨床檢體新型冠狀病毒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陽性 流行病學條件:(發病前14日內,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1) 曾去過 一級流行地區 ,或曾接觸來自 一級流行地區 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人士 (2) 曾有 中國(含港澳) 之旅遊史或居住史 (3) 曾經與出現症狀的極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有密切接觸,包括在無適當防護下提供照護、相處、或有呼吸道分泌物、體液之直接接觸。 編按:一級流行地區目前為中國湖北省、廣東省 (2020年2月7日更新) 潛伏期圖 取自NEJM刊登文章 通報定義:(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

2020年02月

2月6日。 影片存放空間(vimeo 選Vimep Plus方案 200元/月) 自動回覆信系統activecampaign (9美元/月) 2月8日。 我們的存在是悲劇的總和。

人生無用不到的經歷之一:神奇寶貝卡牌遊戲 (TCG Online)

圖片
兒子從幼稚園開始收集寶可夢卡片,一開始僅昰圍棋課老師的獎勵,小朋友拿到卡片就很開心,累積一個數量還可以換大獎。 後來跟其他小孩會交流、交換蒐集的卡片,也會進行「對戰」,不過只是數字上的比大小,你看我HP比較高、攻擊力比較強、屬性相剋... 但實際上並沒有辦法像遊戲王卡那樣對戰,因為沒有人懂規則,大家只好亂掰,玩個趣味。 跟兒子試玩的過程也遇到重重阻礙,光湊齊能量卡出招就不容易,更不要說手上沒有白色能量卡 (註1),既冗長又無聊,常常沒有結果 (不停抽卡卻一籌莫展)。 註1:其實沒有白色能量卡,白色能量昰謂「一般系」,任一種能量卡都可以適用。(卡牌包含一般系共有11種屬性) 作者:張庭嘉 繁忙工作之餘,上網研究遊戲規則,才從Youtuber瘋狂老爹頻道認識到TCGO這款線上遊戲。 (參考 老爹玩PTCG 你知道寶可夢有卡牌遊戲嗎!? PTCG基本規則介紹 與遊戲王差在哪!? ) TCGO = Trading Card Game Online 此款卡牌遊戲在台灣較不知名,購買卡片的通路也極少,方便玩家使用3C產品蒐集卡片、進行對戰,官方推出了這款TCG Online,不必攜帶厚厚一疊卡片,還可以快速入門規則,欣賞戰鬥中的動畫特效。 首先至官方網站辦一組帳密,用來登入遊戲。(網頁畫面如下  Play Trading Card Game Online | Pokemon.com ) 按下左手邊Join開始申請帳密 再點選下方Download下載遊戲程式。 桌機也可以安裝,Apple裝置則限於iPad和Mac (iPhone不行),Android就要看個手機的規則是否有支援。 不同裝置下載版本 系統支援需求 輸入申請好的帳密登入 (務必以電子信箱確認開通後再使用),擁有帳號後記錄才會自動留存,不然就會以訪客模式登入,一樣可以玩,但紀錄登出後就會消失。(抽到的卡片也不算數) 登入畫面 登入後,首先開始教學介面的使用方法,系統會一步一步教你怎麼出寶可夢、儲存能量卡、出招,甚至進化。 (場上任一張卡點選就可以放大觀看內容) 桌機版本在這個畫面偶爾會當機,關掉重開即可 桌機就以滑鼠游標代替觸控的手指出卡...

甚麼時候我們真的失敗了

圖片
之前同事曾經聊過,某些父母以孩子的成就當作自己的成就來經營,可能過度介入,會讓其他父母感到困擾。 其實孩子成功不見得是父母所造就,有時候拼命想往某個方向努力,偏偏孩子卻在其他領域獲得成果,這樣的成就不是當初所預見的。 好一點還可以接受無心插柳柳成蔭; 壞一點的會暴怒去「導正」這樣的歪風,要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 作者:張庭嘉 孩子不禮貌,是爸媽沒有教; 功課沒完成,是家長沒盡到督促責任; 東西忘帶,是沒人幫檢查... 有時甚至爸媽雞婆把東西塞進書包,孩子會執意把它拿出來... 檢查是檢查了、唸也唸過了,但事與願違。 孩子上了國小,言語傳達上省了不少功夫,他都聽得懂,但不見得接受你的建議,常常你講東他偏要往西。 孩子存心要犯錯,並不是父母督導不周,而是他開始發展獨立思考,在他的小腦袋裡:他想要去冒險! 就好比我高中同學不顧家人反對,決定丟下大公司穩定薪水自己創業,到底是他太傻好天真,還是爸媽八股保守、冥頑不靈? 很難公斷... 縱使少了二、三十年的人生經歷,也不能預測其結論必定是錯,至少他認為值得一試,不想要遷就父母。 所以,他跌倒了、他失敗了,不是父母的錯; 他成功了、他發達了,也不是父母的功勞,反而父母有時還扮演阻礙者的角色。 她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她覺得在工作上的成就感,比當媽媽還多。 她當媽媽的時候,常想太多,得失心很重,覺得慌亂,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面對工作,反而能放得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公事公辦,這個態度受到同事與下屬的敬重,以及主管的欣賞。 她說:「孩子都不聽我的話,我覺得我是一個失敗的媽媽!」 我們真正失敗的時候,是我們在心裡宣告自己失敗,然後停止努力。 在現在的社會,要兼顧各種角色,還要當一個被眾人肯定的「成功」媽媽,好比不可能的任務。 因為到底甚麼叫做成功? 孩子聽話就是成功嗎? 還是孩子有成就才是成功? 還是要得到模範媽媽的表揚,才算成功? 一個當媽媽的人,常會跟孩子在各個生活層面拉扯。 因為一個健康、正常的人,會有自主意識,會有不同於父母的喜好與做事方式。 我們反而要擔心一個過度乖巧的孩子,會不會壓抑過了頭,情緒不斷累積而父母不知道? 洪仲清(2016):《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

新冠肺炎來了之一:何時該通報?

圖片
因為疫情急速加溫,台灣出現第一例確診個案,許多民眾開始出門戴起口罩。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被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醫師於臨床診治如發現肺炎個案有中國大陸旅遊史或居住史(不限武漢地區),應於 24小時內通報 衛生主管機關。(各法定疾病通報時間參考 法定傳染病:通報期限一目瞭然 ) 作者:張庭嘉 何時需通報 臨床條件 :(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1) 發燒 (≥38℃及急性呼吸道感染) (2) 臨床、放射線診斷或病理學上顯示有肺炎 檢驗條件 :(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1) 臨床檢體 (如咽喉擦拭液、痰液或下呼吸道抽取液等) 分離並鑑定出新型冠狀病毒 (2) 臨床檢體新型冠狀病毒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陽性 編按:咽喉擦拭液、痰液或下呼吸道抽取液要在發病三日內採檢;血清則是急性期 (發病1-5日) 流行病學條件 :(發病前14日內,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1) 曾去過中國武漢,或曾接觸來自武漢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人士 (2) 曾有中國大陸旅遊史或居住史 (3) 曾經與出現症狀的極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有密切接觸,包括在無適當防護下提供照護、相處、或有呼吸道分泌物、體液之直接接觸。 通報定義 :(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符合臨床條件任一項加流行病學條件(1)或(3) 符合臨床條件(2)加流行病學條件(2) 符合檢驗條件 疾病分類 極可能病例:雖未經實驗室檢驗證實,但符合臨床條件,且於 發病前14天內 ,曾經與出現症狀之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者 確定病例:符合檢驗條件 如何檢測 八家合約醫院具備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工作,其中包括: 三軍總醫院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榮民總醫院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花蓮慈濟醫院 2019-nCoV陽性者,需住院隔離至症狀緩解至少24小時,且連續二次呼吸道檢體 (間隔至少24小時採檢)檢驗nCoV為陰性。 針對其接觸者開立健康監測通知書,由衛生單位對其主動追蹤至與個案最近接觸日後14天。 2019-nCoV陰性者,如檢驗結果為流感或確診為其他足以解釋此病情之病原體,則可以解除隔離;如果暫時無替代的診斷,間隔至少24小時要再採檢一次。 注意事項 ...